Painting Practice

伦敦街景 – Swiss Re Tower in London

《伦敦街景》崔靓,墨水笔 (2023年4月)- Swiss Re Tower in London. Cui, Liang. Ink on paper. (2023/04)
《伦敦街景》崔靓,墨水笔 (2023年4月)- Swiss Re Tower in London. Cui, Liang. Ink on paper. (2023/04)
原图。The original photo.

这是我第一张尝试用墨水笔和线条来画一张复杂的街景。选择这张图片的原因是原图中农两栋建筑的外轮廓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一个是一开始的过程非常枯燥,因为需要不停丈量不同部分的比例,而且原图中有很多很复杂的小细节。这样的线描画(尤其是以中性笔)不会允许太多在线条上自由地发挥-比如以手腕的摆动、用力大小、手指握笔的角度等画出不同质感的线条。开始的过程非常枯燥,耗时也比较长,几乎快要进行不下去。不过画到开始给各个部分上明暗的步骤,就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了。一个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了自己想要的那种效果,另一个是因为也可以开始有一点设计在里面,比如说要怎么用线条来表达在这些建筑物的表面不同的质感,或者怎么表达各个不同的黑白灰色调等。

在画这个画的时候,我正好在听一个录播,是戴锦华教授关于AI的一些看法。AI以及相关艺术创作的某些步骤的自动化毫无疑问对于每一个视觉艺术家都是一种冲击,因为它必然会造成新的挑战和机遇。关于这些挑战和机遇具体是什么,我也没有一个清晰的图景在眼前。当然,我相信至少过后的几年有些部分的工作仍然是AI无法代替的,除非我们的社会开始成了一种AI开始具有了自主的智慧,能够脱离人类社会成立的一系列的基础(比如道德、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而形成某种以AI的“社会背景”(如果可以称之为AI社会的话)为背景的创作的情况下。那么在那个范围内,人类的任何层面的劳动都必然是多余的。不过我觉得到了那种地步的话,可能我们(作为人类)就没有任何要去讨论什么问题的必要性了,感觉(从某些非常恐怖和悲观的科幻小说中)我们全体都会成为弃民吧。想想也会觉得很有意思,尤其是那些很喜欢到处去殖民的某些民族,到那个时候会不会大家都被AI圈在某个“原住民”区呢?

扯远了。不管怎么说,边画这种很具有一种机械感的画,边听关于AI所带来的忧虑等的讲座还是挺激发灵感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感受自然的手要遵循这种机械的线条所产生的矛盾的感觉。我个人觉得这种矛盾感很有趣,它导致这个画面必然有一种人手画出来的感觉,然而又在追求一个整齐划一的机械感。这让我想起比如说蒸汽朋克这样的艺术类别。虽说这张画和蒸汽朋克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过那种比较明显的处于两种元素之间的矛盾感和蒸汽朋克-作为一个在机械开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展露头角,但依然暴露出机械的粗糙的时代中获得灵感的艺术形态。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